春小麦新品种“巴麦13号”开始大面积推广
发布时间:2021-11-26 来源: 巴彦淖尔日报
“红粒、硬质、株高比永良4号略高,比永良4号早熟2天,抗倒,穗粒数35~39粒,千粒重45克,容重818克/升,成熟落黄好,产量565.79~602.7公斤/亩,多点大面积种植平均产量较永良4号增产5%~13.46%……”11月25日,“巴麦13号”成果推介会在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举行,标志着由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春小麦新品种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望替代在我市种植多年的“永良4号”,成为新一代河套小麦品种的引领者。
与会人员品尝“巴麦13号”小麦面粉制作的面食
此次推介的“巴麦13号”春小麦新品种,是“十三五”期间西北春麦区仅有的3个国审品种之一,经2021年在巴彦淖尔市大面积示范推广,产量品质都表现优异,得到了种植户和加工企业的高度认可,目前已辐射到乌兰察布、山西、甘肃、新疆等地。推介会上,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课题科研人员介绍了“巴麦13号”选育及推广情况;种植示范户代表介绍了“巴麦13号”种植情况;小麦加工企业代表介绍了“巴麦13号”产品开发情况。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现场与中粮面业(巴彦淖尔)有限公司、兆丰河套面业有限公司种业公司、乌拉特中旗好联丰有机农牧业专业合作社、杭锦后旗驰林面粉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巴麦13号”原粮基地合作协议。
多年来,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致力于小麦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新品种选育工作,经过几代科技人员的辛勤努力,选育出了抗病、高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28个,审认定品种占全区水地小麦审定品种的一半以上,多次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小麦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推动了巴彦淖尔市小麦品种的5次更新换代,巴彦淖尔小麦亩产由以前的不足5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近400公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